
每年都会有因为误食野菜、蘑菇等引起中毒而送进医院的患者,然而因为吃了淡水鱼被送进医院的却十分少见。近日,我县有人食用溪石斑鱼后中毒,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所幸经医院及时治疗后,现已无大碍。 吃淡水石斑鱼中毒? 夏季是食用河鱼的高峰季节,淡水石斑鱼的鱼卵在发育阶段逐渐变得有毒,成熟的鱼卵毒性最强,但鱼肉却无毒,可以食用。溪石斑的味道虽好,但是它也有一个缺点,那就是它的鱼卵、鱼头中含有一种无色无味的神经毒素——“雪卡毒素”,这一毒素不会对鱼本身造成影响,但人、家禽或牲畜食用后会引起中毒。加热至100摄氏度经过30分钟后依然不能完全破坏其毒性,加热至120摄氏度经过30分钟后才能将其毒性破坏。 淡水石斑鱼鱼卵中毒症状 一般在食后2小时—10小时出现,病程2周—3周,开始发病时主要为消化道症状,易与急性胃肠炎混淆,主要表现为头晕、乏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绞痛、腹泻、四肢麻木、膝关节酸痛、小腿肌肉刺痛、瘙痒感,有人会出现口干、出冷汗、眩晕、心跳加快且心律不齐,胸闷,严重者痉挛、抽搐、昏迷,病情发展迅速可致人死亡。 在这里提醒广大群众:不要食用“溪石斑鱼籽”!为防止中毒,我们在食用溪石斑鱼时,切记将石斑鱼的鱼头和鱼卵、鱼泡等内脏清除干净,并在下厨前用清水浸泡鱼肉半小时。如果食用后肠胃出现不适,一定要用匙柄、筷子或手指等搅触咽喉位置进行催吐,并迅速赶往医院就诊。
责编:李香立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